2021-10-15 19:23: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发展文旅会展商贸产业,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在合作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会议展览、体育赛事观光等旅游产业和休闲养生等内容,引起了粤澳文化和旅游业界的广泛关注。
近日,《南财对话》专访了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信德集团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女士,她表示对横琴、澳门两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粤澳深度融合充满期待。
南方财经:在此次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哪些亮点是你最关注的?
何超琼:澳门所有人都很兴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意味着两个重要观点:第一,(这是)“一国两制”实践下(带来的)新影响;第二,它很明确地指出了粤澳共商、共建、共管,这其实才是真正在“一国两制”,富裕共享的概念得到充分体现。我觉得意义非常深远,是澳门人民回归后真真正正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部分,踏出了重大的一步。
南方财经:您一直很关注文旅产业的发展,此次方案提出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平台,从文旅产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借助这个利好发力?
何超琼: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希望将澳门打造成一个国际旅游休闲中心,以及希望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延伸和发展的基地。如何在这个方案背景下,在横琴粤澳新区建设更多更好的文体休闲旅游配套以及整体规划,我们非常感兴趣,也认为这是我们可以发展发挥自己作用的好机遇。之前,我们在澳门,本身也很重视我们共同的文化底蕴,在这个地区,岭南文化是粤港澳地区共同的文化。澳门当然有自身特色,里面体现了岭南文化,也有西方元素,在回归前后产生了自己的特色和自身的(文化)条件。如何将这些运用在横琴粤澳合作区,打造更多更好的服务,在横琴的土地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澳门地方虽小,但基本设备设施齐备,每年也有四千万旅游游客量,我们要运用好这个市场力量,澳门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IP,将来在(横琴、澳门)两地做好,利用横琴辽阔的地方好好地做延伸,大家都有共同关心的议题,但大家怎样去将它做好呢?我们可以探索将来在合作区里建设园区,可以运用这个地方。(方案提及的)产业也包括如何做好高端产业和科研,我们可以在横琴粤澳合作区内打造一些新的思维和概念。可以吸纳一些外国人士或者企业,同时,可以参与其中,将我们本身很关注也很希望做好的文旅产业,有效地产业化,让整个业界的产业链可以更充分(发展)。
南方财经:下一步您会不会布局一些项目到横琴呢?
何超琼:这个绝对。其实我们已经(在筹备),在方案还没出台之前,我们就已经在预想,做了很多研调,将来陆陆续续会有新的(政策)条件(公布),我们就可以更清晰,知道究竟如何可以更好地用好方案里给我们的利好条件。
南方财经:那方案出炉会不会让你对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呢?
何超琼:绝对会。文旅产业发展正值一个很好的时机,国家也非常看重,我们能够用好中华文化的基础,我们要在多方面,比如教育,在将来自己研究的产品中,还可以将我们本身一直在做的,在对外市场上推动和推广,我们现在新创造的项目可以再扩大。除了市场可以再做大,也可以完善我们产业的生态,在培养人才,在带入新创意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得更多。
南方财经:在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产业当中,要高水平地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这为澳门传统的旅游文化带来哪些新机遇?
何超琼:其实我们很幸福,回归以来的二十年。以前如果(交通)要接驳外部,(要通过)香港和信德船务公司海上供应的船舶服务,而如今,澳门已经是在粤港澳大湾区重中之重的地理位置上,已经可以经由所有轨道交通,各种已经优化的接驳(方式),通过它(去到粤港澳湾区的城市)。所以,我们如何去做好,传统旅游文化能有创新,或者突出我们自己的条件优势,首先,要做到更多的市场关注。因为,文化工程或者文化工作,不可以单一性,或者(局限)在很小范围下去处理,我们必须有更大市场关注,也要有更多的群众参与支持,才可以将文化体现,将文化自信逐一强化,从而将它变得产业化,让它将来形成自己的生命力,可以变成商产品,可以变成旅游产品。
所以,第一,这将会带来更大的市场流量,大家交流会更多,大家有更多共通点,这不是一个静态,而是一个动态,而是有实质性参与,到他有了一种自身的喜好,甚至是建立了对城市、对这个地方在做的不同的文化工作有了认同感,才会源源不绝重返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建立一种(联系),能够推动我们的所有配套愈加成熟。
再者,可以在很多方面交流、学习。刚刚讲到的教育方面,我们马上可以想象到,因为有了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才,更多的空间,有更大的市场价值,就会带来更多的交流,合作方面的机会,这个同样可以强化内容,强化文旅的增值,(推动)它本身发展的全面性和成熟阶段。这些种种,就是如何用高水准的建设,去带动整个业界未来的发展,可以再上一层。
南方财经:《方案》中提出要高水平打造横琴青年创业谷和中葡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一系列创业空间,这为澳门青年创业科创方面带来什么新机遇?
何超琼:青年人可以从中变成获益者,自己本身可以去投身,变成参与者。我们时常希望,回归后可以强化爱国(精神)和我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但是我们需要有切入点,切入点不能只是单一性质,可能是从书本(教育)去推动,文化是最好的载体,因为这是大家(共同)拥有的资产,我们是在中国一起生长的人,大家都有同样的文化基因。我们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创业产业是要去连接青年人的,再将我们原本文化的精髓用起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办法,成为青年人自己未来发展、未来生活中变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青年人可以在这个方面全程投入,在将来的发展中,变成他的职业,变成了他发展的未来。未来,他们自己居住的地方,也是由他们自己亲手去创造的,有动力,有冲劲,有机遇的一个城市,因此他们自己也会获得很高的一种荣耀感,他们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我们给了很多空间给青年人,青年人需要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这也可以增强他们的知识交流。
实际上,因为合作区在制度上的因素,容许将来的流动货币可以是人民币,因此可以更便利,能开拓更大市场,让青年创业者在商业事务上可以融入到国家市场,为他们的职业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吸纳更多高端人才,甚至是从海外地区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发展中,因此,让他们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专才,所以为澳门青年人形成了一个良性竞争力,促使他们发愤图强,也深刻地体会到,其实是“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和成功实践带来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