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资讯网

检验人请注意!上海本土确诊,只因做了这件事

2021-10-18 11:00:35

西安侦探

医学检验沙龙整理发布

编辑:小龙

防护服,是直面病毒时保护医务人员的重要防线。

这例确诊,曾在污染环境中解开防护服

JIANYAN

据报道,上海8月2日的一例本土确诊病例系浦东机场货运区外航货机服务人员,该病例在7月22日至23日之中,曾有在污染环境中解开防护服等高风险行为。

经排查,该病例在发病前14天没有接触过外省市相关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发病前14天内没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也没有进口冷链物流接触史。

也就是说,基本可以确定其在污染环境中解开防护服的行为就是感染原因。

自疫情爆发以来,大多医务人员感染事件,都是职业暴露所导致的。

或是意外暴露,或是疏忽大意,或是心存侥幸,但结果就是没有遵守医院的防控管理条例,没有按照规范穿脱防护服的情况频出,最终导致了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

承担了大量核酸检测工作的PCR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疫情防控的重点,这也提醒了我们检验人,一定要格外注重防范。

酷暑中穿着防护服的检验人,真的很难

JIANYAN

在炎炎夏日里身着防护服长时间工作的艰难,在一轮又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中已经有目共睹了。

而在实验室里面对成千上万标本的检验人,虽然并不在烈日下,但艰苦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身处户外的采样人员可以在脚下放置冰块、在身上绑冰棍给自己降温,但检测实验室为防止污染,是不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的!

有人可能会问小龙,检测实验室里不是安装了空调吗?

检测实验室里虽然有空调,但安装空调的主要目的是通风以及防止交叉感染,而且防护服密不透风,即使有空调,七八个小时的工作下来也依旧是浑身湿透。

图为典型PCR实验室工艺平面图

除了炎热之外,酷暑之中的感染风险也会上升!

小龙前几日报道的扬州院感事件中,一位调查的负责人称,和确诊患者接触后感染的医务人员穿戴二级防护装备,持续工作长达10个多小时,因为天气炎热,汗水浸湿了口罩,导致隔离性下降,这极有可能就是感染的原因。

图片来源:医院官网

改善医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条件是当务之急

JIANYAN

夏天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太过艰苦,而且人非圣贤,普通人尚且做不到不犯一点错,更何况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高强度工作的检验人员呢?

日前,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求:检测人数在500万以内的在2天内、检测人数大于500万的在3天内完成全员检测。

这让太多已经在加班加点、甚至是通宵穿着防护服在实验室里检测的检验人发出呼声,希望大家在关注如何更加快捷准确地检测之余,也能够关注改善核酸检测人员工作条件和待遇的问题。

对此,四川省三部门于8月2日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改善医务人员核酸检测工作条件。

通知中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着力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

当前持续高温,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切实改善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和疫苗接种等工作条件,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统筹调配卫生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形成轮岗轮休梯队,避免过度劳累。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繁重程度,及时为医务人员调休或安排带薪休假。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强化医院感染防控,坚决防止医务人员交叉感染。

做深做实做细,强化激励保障措施

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及时申报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等。

对疫情防控好、疫苗注射等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医疗卫生机构,核增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

要落实医务人员工伤保险待遇,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人员按规定及时认定为工伤,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办理,兑现待遇。

将医务人员在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疫苗接种中的现实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

加大人文关怀力度

各相关单位要摸排医务人员特别是核酸检测、流调溯源、消杀防疫、疫苗接种、医疗救治等人员的家庭实际困难,建立台账,精准对接服务,注重精神和物质慰问相结合,积极开展送「清凉」等走访慰问。

强化宣传典型引领

各相关单位要积极发现、挖掘和推荐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医疗救治等疫情防控一线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主动衔接宣传部门。

在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并优先作为先进典型重点选树对象。

对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切实增强医务人员及其家属荣誉感,进一步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

小龙也在此呼吁,希望后方能够有足够的保障,才能让身处一线的我们更加放心地与新冠病毒战斗!

记得把小龙设为星标,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更新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齐鲁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