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6 17:17:03
9月15日20时,厦门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9月15日16时,厦门累计确诊48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发布会上通报了新增感染病例的详情。
澎湃新闻注意到,与厦门9月12日发现的首例确诊病例吴某付有关联的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已从昨日的“1传32”增加至“1传37”。
今日通报新增的12个病例中,有5人均是首例确诊病例吴某付的同事、密切接触者。他们分别是47岁的男子潘某、34的女子刘某群、46岁的女子代某珍、50岁的女子刘某兰和40岁的男子洪某根。
值得注意的是,受感染的吴某付的同事还存在“二次传播”。比如,昨日通报的14岁的女孩吴某某,为确诊病例8吴某华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父女关系。而确诊病例8吴某华是首例确诊病例吴某付的工友。
9月15日通报的确诊病例51岁李某玉,为确诊病例17赖某华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赖某华也是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兼同事。
9岁男孩张某威为确诊病例14陈某来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母子关系。确诊病例44岁的张某足则是陈某来的丈夫。陈某来同样是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兼同事。
确诊病例43岁的男子赖某基是此前确诊病例陈某芬的密切接触者。陈某芬也是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兼同事。
厦门市卫健委此前通报称,9月12日,厦门市同安区通过对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厦人员进行筛查,发现一名来厦人员吴某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核实,吴某付是莆田市报告病例王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吴某付在厦活动轨迹如下:9月6日,7:41从仙游站乘坐D3333动车(7号车厢6C)到达厦门北站,9:00乘坐692路公交车到同安乌涂站下车,步行回住所(同安区新民镇乌涂坝仔埔里)后,步行至工厂(晨明工艺品有限公司)上班。此后至9月11日,其活动轨迹均在住所、工厂和上下班沿途餐馆。
天眼查显示,厦门晨明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1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树脂、陶瓷、玻璃、藤铁、布类、木类、纸类等各类工艺品的彩绘、生产、加工、制作等。地址位于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湖里园21号。
厦门市副市长廖华生在9月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专家研判,从9月6日到12日检出核酸阳性期间,吴某付接触的车间作业及管理人员较多。工厂的作业场所是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且从事作业人员未做好个人防护,加上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代际短的特点,因此,这一传播链条造成了多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
当天晚上的新闻发布会上还披露,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包服务人员(确诊病例12)蔡某某感染的毒株,经测序比对,与该市首例确诊病例吴某某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
推荐阅读:
厦门已现48例确诊首例开会未戴口罩致扩散福建至少49儿童感染最小3岁疫情形成3个传播中心
厦门累计48例确诊截至9月15日16时,该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8例(普通型31例,轻型17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隔离诊治,无症状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截至当日16时,厦门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已采集样本2433351人,已检测1450679人。新增病例详情:
确诊病例36:潘某,男,47岁,现住湖里区金国里。潘某为确诊病例1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37:刘某群,女,34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乌涂村。刘某群为确诊病例1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38:代某珍,女,46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乌涂村。代某珍为确诊病例1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39:李某玉,女,51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李某玉为确诊病例17赖某华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0:刘某兰,女,50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乌涂村。刘某兰为确诊病例1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1:罗某生,男,50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乌涂村。罗某生为确诊病例17赖某华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42:张某威,男性,9岁,现住同安新民镇西塘村。张某威为确诊病例14陈某来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母子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43:张某足,男,44岁,现住同安新民镇西塘村。张某足为确诊病例14陈某来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夫妻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44:洪某根,男,40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西塘村。洪某根为确诊病例1吴某付的密切接触者,二人系同事关系。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5:林某烟,女,50岁,现住同安区碧岳村岳口里。林某烟自觉不适,主动前往发热门诊排查。9月14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6:赖某基,男,43岁,现住海沧区京口里。患者系确诊病例28陈某芬的密切接触者。9月15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7:梅某斌,男,44岁,现住同安区新民镇梧侣村。患者工作地毗邻同安区确诊病例1吴其付所在工厂。9月15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8:林某蕊,女,69岁。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1王某德的住家保姆。9月15日,经厦门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呈阳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普通型)。福建疫情已形成三个传播中心厦门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包服务人员蔡某某感染的毒株,经测序比对,与厦门市首例确诊病例吴某某的病毒基因高度同源。目前,福建本轮疫情的3个传播链条分别以一个小学、一个鞋厂,还有一个公司为中心。此次疫情发现于9月10日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一小学,该校在对在校学生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2名学生(为亲兄弟)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又发现4人(1名学生和3名家长)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这6例确诊病例已形成4个代际的传播。据微信公众号“健康幸福仙游”消息,经专家研判,其中1名学生家长林某某疑似为本次疫情源头,即新加坡入境人员导致的传染链条。确诊病例吴某某是林某某的妻子,在莆田协胜鞋厂上班。目前,协胜鞋厂已有至少24名感染者,其中有4人居住在泉州。这条传播链随后外溢到了厦门,结合13日、14日厦门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厦门确诊病例吴某某为莆田市报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厦门市同安区某工艺品公司上班,目前该工艺品公司至少有33名感染者。
根据新京报旗下我们栏目报道,厦门首例病患吴某某为莆田市报告鞋厂病例王某的亲属,他们曾同乘一辆车回家探亲。9月6日,厦门首例病患吴某某返岗上班,开会期间其未佩戴口罩。
福建49名儿童感染另外,截至9月14日,至少有49名儿童筛出阳性,有48人为12岁以下人群,最小者仅3岁。在以往我国本土疫情中,儿童集中感染鲜有发生。
疫情早期,有观点认为儿童不易感新冠,随着德尔塔流行和开学季到来,多国儿童感染病例攀升,拉响了低龄群体防疫警钟。
目前,学界还缺乏对这一群体的大宗临床研究数据。感染科专家表示,儿童正处于免疫系统发育期,感染后是否会面临其他的系统损伤、预后如何,均有待观察。
福建泉州多地区宣布暂停线下教学继泉州泉港区、石狮市、惠安县等地发布暂停线下教学的通知后,9月14日至15日,泉州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德化县等地也相继发布通知,宣布当地各级各类学校在全体师生员工完成核酸检测后从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
温州启动中小学生核酸抽检
9月15日,浙江温州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温州全市教育系统要迅速行动起来,全面从严从紧构筑校园疫情防线。
启动中小学生核酸抽检,实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核酸抽检全覆盖。鼓励师生就地过中秋、国庆“双节”,严格限制聚会、聚餐,倡导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市”,严格控制省外出差,尽量避免出游等人员流动带来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