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18:11:01
投资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
自中美两国交恶以来,在涉及中国的许多关键问题上,白宫内部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例如应对气候变化一事,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认为必须改善中美关系,只有两国精诚合作,白宫既定的相关目标才能达成。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不赞成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取得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成果。
再比如事关中美关系的核心贸易问题,白宫内部同样意见不统一。沙利文希望拜登当局提高部分进口自中国的关键商品的关税,同时降低其他商品的惩罚性关税,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则认为,对华贸易政策改变需要谨慎,应该给中美两国预留一些谈判的时间。
从总体上看,以沙利文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拜登当局对中国实施更加强硬的立场,然而近日这位“鹰派”政治人物,在接受美国媒体CNN采访时却罕见承认对华方针存在错误。沙利文表示,此前美国对华方针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美国强大的影响力,向中国施加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在许多关键问题上让步妥协,从而达到美国改变中国体制的目标。
未来美国不再寻求改变中国,而是寻找与中国共存的有利机会。沙利文表示,接下来拜登当局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创造有利条件,让两个大国在同一框架内共存,这种对华策略的改变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观。
沙利文此番表态可以说是拜登自今年1月上台以来,美国对华立场最为明显的一次转变。在此之前,拜登当局一直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虽然拜登强调中美关系的性质属于竞争而非对抗,两国在部分领域存在合作的机会,但是从美国的一系列实际行动来看,拜登并不想与中国合作,全面打压才是拜登对华立场的主基调。
在经贸领域,拜登当局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企业出口关键零部件;在外交领域,美国频繁利用人权和台海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而在军事领域,美国在中国周边集结了重兵,拉拢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印度,试图构筑一个对华军事包围圈。
沙利文对华立场的转变看似是一个突然之间的决定,其实是中美两国长时间博弈的结果,中国外交官的努力换来了回报。今年3月,中美两国举行了拜登上台以来的第一次高层对话,双方在此次对话中剑拔弩张,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中方代表向美国传达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以及改善中美关系的底线和要求,而美国则宣称要从实力和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
此后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以及副国务卿舍曼相继访问了中国,与三月的阿拉斯加会晤一样,中方代表一如既往地坚定,继续向美方阐明了中方的立场。上个月月底,在罗马G20峰会期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又主动会见了中国外长王毅。
美国高层在与中方代表的接触中,逐渐摸清了中国的底线,认识到中方的立场不会动摇。事实也是如此,此前美国对华立场充满了冷战思维,其解决中美关系问题的方法还是上世纪的一套,即用实力逼迫对手让步,根本无视自己的对错。
这种思维显然已经过时,而且不符合时代的发展理念。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对外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从开放之初不足1000亿美元,增长至现在的近16万亿美元。
中国的国防力量也在快速崛起,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有信心捍卫国家安全,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幅度提升。正如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所言,美国没有资格说从实力和地位出发同中国打交道,中国人从来不吃这一套。
事实证明,自1979年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基础,拥有许多共同的利益点,一个稳健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
这不仅是中美两国人民的殷切希望,更是全球各国所期望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理应放弃零和博弈思维和“长臂管辖”的做法,与中国相向而行。
当然对于沙利文的言论也要提高警惕,毕竟美国对华立场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中美矛盾根深蒂固,想要让美国彻底放弃对华打压立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关键还是要看美国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