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23:50:01
健康饮食 https://www.025jiajiao.com/yingshi
国内要闻
1。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确定
12月24日,据新华社官方微博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草案),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明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新华社)
2。 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20)》
自2008年起,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编写《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逢双年出版),主要介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政策和新做法。近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20)》正式发布。今年的报告突出了农村金融领域重要改革、农村金融创新服务乡村振兴、金融精准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内容。
《报告》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聚焦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强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号)
3。 银保监会:今年前10个月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1万亿元
12月2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近年来,银保监会推动保险业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参与社会管理、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
据银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至10月份,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3.2%;提供保险金额941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6%;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2%。提供保险金额同比增速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的近10倍,各项赔付支出同比增速为保费收入同比增速的5倍以上,保险保障功能更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证券日报网)
4。 交通运输部:前11个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8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12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新闻发言人、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新闻发言人、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范振宇介绍202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刘鹏飞介绍,1-11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8万亿元,其中铁路6401亿元、公路、水路2.53万亿元、民航1050亿元。预计全年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过9000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约10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9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川藏铁路及配套公路、引江济淮航运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京哈高铁、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开通运营。(央视网)
5。 财政部: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73406.6亿元,同比增长21.4%
财政部网站24日发布2021年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持续增长,国有经济运行稳定恢复。
一、营业总收入。1-11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73406.6亿元,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9.9%(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其中中央企业374475.3亿元,同比增长20.3 %,两年平均增长7.9%;地方国有企业298931.3亿元,同比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长12.6%。
二、利润总额。1-11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1434.9亿元,同比增长40.2%,两年平均增长13.8%。其中中央企业27032.1亿元,同比增长36.4%,两年平均增长13.6%;地方国有企业14402.8亿元,同比增长47.9%,两年平均增长14.2%。
三、应交税费。1-11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47942.8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中央企业33148.7亿元,同比增长15.8%,地方国有企业14794.1亿元,同比增长26.1%。
四、资产负债率。11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3%,与上年持平,中央企业67.0%,与上年持平,地方国有企业62.7%,与上年持平。(央视网)
国际要闻
1。 物价居高不下!美国关键通胀指标升至近40年新高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圣诞节将至,美国的物价依然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也没有在短期内放缓的迹象。美国经济分析局(BEA)23日报告称,美国通胀的一项关键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上个月同比增长5.7%,与预期相符,这是自1982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报告显示,物价环比增长0.6%,低于10月份0.7%的涨幅。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物价上涨0.5%,与上月持平。
美国人的收入上个月也有所增长,但增速不及物价。上个月,美国人总收入环比增长0.4%,也就是904亿美元,可支配收入也增长0.4%,相当于704亿美元。但由于节日季消费热潮,消费者支出环比增长0.6%,达到1047亿美元,超过了两项收入指标。
在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储蓄减少了。通胀因素调整后,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了0.2%,为连续第四个季度下降。储蓄率,也就是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降至6.9%,为2017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中新网)
2。 日本2022年度预算案将超107万亿日元连续十年创新高
综合日媒报道,24日,日本政府于内阁会议决定,2022年度原始预算案的一般会计总额,达到约107.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亿元),连续10年创新高。此外,财政收入超3成将用新发行国债填补,财政或将进一步恶化。
报道称,作为财政收入支柱的税收方面,日本政府预计经济将从新冠疫情中复苏,2022年度的税收,预计约达6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6万亿元)。这一数字也创新高。但是,即便如此,财政收入超三成要依赖新发行相当于借款的国债,财政运营仍然严峻。
报道指出,主要的财政支出为,养老金和医疗等社保费以及防卫费。社保费达到过去最大值,而防卫费连续10年增加,也再次刷新纪录。(中新网)
3。 印税务部门突然搜查多家中企
印度政府又对中国企业下手。据印度《商业标准报》23日报道,印度财政部税收局21日和22日在对全印手机制造商和分销商的一次重大打击行动中,对来自大中华区的手机制造商小米、OPPO、一加、富士康等在印度的办公室和制造厂进行了突击搜查。
突击搜查始于21日晚上,涉及德里、孟买、金奈、班加罗尔、加尔各答和古瓦哈提等二十多地。首先被搜查的是红米、OPPO和富士康位于斯克里伯鲁布德工业园附近的几个办公室。据印度《经济时报》23日报道,突击搜查行动一直持续到22日夜里,彼时税收局才宣布此次行动。知情人士透露,上述公司的工厂、仓库、办公室以及一些公司高管住所,还有这些公司的一些分销商,都在突击搜查范围之内。部分公司在印度的高管也受到讯问。
据《经济时报》报道,一名印度官员声称,有“可靠情报”显示,上述中国公司隐瞒收入和避税、做假账,有些公司账面上亏损,但实际是盈利的。《商业标准报》称,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在搜查行动的范围内。
小米发言人22日回应说,“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公司,我们非常重视确保我们遵守印度的所有法律。作为印度的投资伙伴,我们正全力配合印度相关部门,以确保他们获得所需的所有信息。”OPPO在一份声明中同样表示,“作为在印度的投资伙伴,我们高度尊重并遵守印度的法律。我们将继续按照程序与有关部门全面合作。”据记者了解,一加公司对此暂未回应,而富士康方面表示正在了解情况。(环球时报)
4。 土耳其里拉汇率暴涨超40%
自12月20日土耳其宣布推出新政以应对汇率波动和高通胀以来,土耳其里拉大幅反弹,涨势惊人。截至当地时间23日,周涨幅已超40%。但当地民众说,里拉涨幅还不足以抵消高物价带来的影响。近日,土耳其很多外汇兑换点非常繁忙,和之前不同的是,之前很多人着急把手中的里拉兑换成美元,但如今更多人想把美元兑换回里拉。
特别是近期有传言说,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新政之后,里拉能够回升到9,也就是1美元可以兑换9里拉。而此前最低点的时候,1美元可以兑换18里拉。虽然传言尚未得到证实,但里拉涨幅的确惊人。里拉兑美元汇率从20日历史最低点的18.4,一路攀升到23日的10.85。据《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土耳其国有银行本周大举抛售美元,推动里拉上涨,仅20日、21日两天,土耳其央行的外汇储备就下降了近60亿美元。分析人士称,这一降幅可能会再次引发外界对土耳其外汇储备健康状况的担忧。(央视新闻)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