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资讯网

用事实驳斥新疆棉花谣言!暨大发布全球棉花产业链调研报告

2021-12-27 00:06:07

展览展示陈列布展 http://www.hskj0001.com

南都讯记者孙小鹏通讯员高同同12月26日,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阻碍交易增加成本破坏产业链——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影响》(HinderingTrade,IncreasingCostsandDisruptingtheIndustrialChain:ImpactsofU.S.Xinjiang-RelatedSanctionsonGlobalCottonIndustrialChain)。据悉,这是研究院时隔半年多再度发布的又一重磅报告,报告用事实说话,用真相支撑,剖析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影响。

历时3个多月实地走访调研,访谈资料累计40余万字

暨南大学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郑亮介绍,近年来,美国借口所谓“强迫劳动”和“侵犯人权”制裁新疆棉花,粗暴扣押并销毁新疆棉制品,甚至迫使众多服饰品牌抵制新疆棉花。

为探究美国涉疆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和我国棉花产业造成的影响,暨南大学研究小组历时3个多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广东省的17个县市进行调研,调研对象超过70人,包括各地区不同类型的棉花种植户、不同规模(大、中、小型)和不同类别(民企和国企,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棉纺织、服装企业的负责人,访谈资料累计共40余万字。

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完成了调研报告。

新疆棉花种植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

报告认为,中国棉花产业凭借优质的棉花原材料、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成为全球棉花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因此,破坏中国棉花产业就等于破坏全球棉花产业链。大量事实证明,美国涉疆棉花制裁对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各环节造成了打击,包括原料生产,棉纱加工,织染、面料生产,服装生产及终端销售等环节。

该研究发现,新疆棉田作业机械化程度高,棉田用工规范,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新疆棉花种植的播种、管理、采摘等各环节正逐步实现机械化作业全覆盖。其中,播种环节几乎100%机械化作业,采摘环节的机械作业率高达85%。管理环节中,无人机已经替代人工,进行施肥、打药、棉花生长及病虫害检测等工作。目前,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流程中只剩下棉花打顶、棉田除草等轻量劳作需要人工参与。并且,当地社会自发形成“种植大户雇佣本地村民成为助工”的劳动生态,棉花种植大户与助工签订权责明晰的劳动合同,雇佣期间双方权益均有保障,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强迫劳动”。

同时,在政府-企业-合作社的多方护航下,棉花种植户未感制裁影响,希望扩大生产。政府落实推广“一主一辅”优质品种、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在西方品牌抵制新疆棉制品时,诸多企业产能不减反增,新疆甚至还有许多棉纺企业新成立。合作社为棉花种植广提供优质生产资料、农保服务及生产技术支持,甚至提供与市场对接的销售服务。正是在多方护航之下,棉花种植户福祉不减,不担忧美国制裁的风险,反而希望扩大生产。

美国涉疆制裁未对国内棉纺环节造成明显影响

报告还指出,美国涉疆制裁未对国内棉纺环节造成明显影响。整体来看,得益于相关政策和市场期货交易机制对棉花原材料供应的保障,以及国内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抗压能力,棉纺加工制造环节基本未受美国制裁影响。

在美国涉疆制裁下,部分外资品牌被迫转移至东南亚,全球棉花产业链升级遭破坏。部分美国品牌转移至东南亚,被迫与中国切割,这种被迫切割导致转移的企业无法与中方企业形成良性的生态竞争,发展动力锐减。全球棉花产业的进一升级遇到阻碍,这对棉花全球产业链无疑是一种破坏。

美国制裁通过扣押货物、加征关税等方式阻碍交易,增加了棉花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交易成本,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最终成为新增成本的主要埋单者。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研究发现,若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时,外国企业只把售价压低1.5%,即美国进口商要承担余下的18.5%。外国对美国出口加征平均15%左右报复性关税,美国的出口商降低商品(关税前)价格约7%。然而,在调研中,受访企业表示,进口商也要赚钱,会将成本部分转移给消费者。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会长RickHelfenbein看到加税背后的本质:美国新一轮对华加征关税将涵盖所有服装、鞋和家用纺织品,这实际上是对美国消费者的加税。因此,美国政府的政治行为,最终是由美国企业和民众承担经济代价,进口商的利润被掠夺,民众购买成本大大提高,而美国政府却轻而易举地从关税中敛财。

以事实揭示美国破坏全球产业链

报告还提到,中国企业被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强迫劳动”。棉花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商品,以棉花为媒介,编织了一个连接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全球网络。在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资本主义洗礼之后,棉花经济变成了一种彻底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棉花资本主义经济中,中国和东南亚等国是生产端重心,欧美则是品牌营销、技术研发的中心节点。棉花产业全球价值链目前主要由欧美品牌主导,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棉纺织企业更多地处于价值链的底端,中国企业利润极其微薄,是被欧美以资本运作的方式无情剥削的。而欧美品牌则站在价值链顶端,其净利润率是中国代工企业的2~N倍。实质上,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剥削体系中,中国棉纺织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在被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强迫劳动”,中国是被剥削的一方。

调研发现,美国制裁几乎增加了棉花产业链上所有环节的交易成本,加重了产业链上所有主体的负担,是违背商贸发展方向的,即违背了朝着“更高效率的交易、更低的交易成本”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原本可以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实现更优的产业链布局,但被美国政府横加阻碍,破坏了全球棉花产业链的内在逻辑。

相关负责人表示,暨南大学此次再发重磅研究报告,旨在以事实揭示美国基于地缘政治利益实施制裁破坏了全球产业链,而所谓的“强迫劳动”“侵犯人权”不过是美国意图打击他国、巩固霸权的借口。

图片:来源于报告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齐鲁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