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 21:49:02
本报讯(朱志群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杨檎文/图)两栋房屋相向而建,共享院坝干净整洁,砖木房屋窗明几净,家里物品摆放有序,院落柴草堆放整齐……这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宝林村彭财华、彭财兴兄弟家里给人的直观印象。据村第一书记熊庭筠介绍,彭财华在该村实施的“积分制”管理中获得目前最高积分100分,其弟彭财兴97分位居第二,是全体村民的“小目标”。
宝林村属山区村,区位优势不明显、进出村道路不便、人口老龄化渐重、村民整体素质不高,乡村治理也存在诸多困难。为把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标准化、具体化,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该村“两委”探索制定了《诚信“六条”德政工程积分管理办法》,采取“每人每年60分基础分+正能量分”的方式,根据不同群体的要求和任务,针对性确定量化指标,对各类积极向上的行为和表现进行量化积分。
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以来,以“积分量化”正向促进、“一票否决”反向约束、“结果运用”长效激励,村民参与公益事业、关心村级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小小的积分激起了大大的能量。同时,积分制下的工作更为公平公正,有效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推动乡村组织强、产业旺、环境优、民风好。
独居老人肖关元,家庭卫生长期脏乱差,实行积分管理第一个月,老人对入户检查组的动员不以为然。月底村里公示栏张榜各户清洁卫生分数时,肖大爷家零分的清洁考评打分让他老脸通红。第二天一早就开始进行清洁扫除。第二个月还没到检查的日子,老人便邀请检查组前去家里帮忙看看,通过打扫,在第二月他得到了一分清洁卫生分。结果公示出来后,肖大爷逢人便是一副乐呵呵的表情。清洁卫生月评比促使老人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目前积分已达70分,整洁的环境、村民的赞赏、集体的温暖,老人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同时,该村村干部和志愿者成立康怡敬老协会,建立互助养老机制,把村里248位65岁以上的老人按照就近原则,结为“邻里互助”对子,互助对子老人每天都要相互关怀,询问身体和生产生活情况,发现异常或遇到困难及时报告村社干部,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困难及时解决,让在家人员更安心,在外人员更放心,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建党100周年红歌比赛,48人积极报名排练,36人组队参赛,李忠绪排练全勤,获得最高分5分。马向阳、陆阳、周丽报名参加知识竞赛获全镇第一名,积分各加5分……通过积分制的实施,该村全年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村级“德衣布”农贸市场执勤、应急救援等志愿活动,让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在参与乡村治理中不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村两委的组织力与公信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推进也更加有力。
据了解,积分制管理模式已在永昌镇全镇推广,实行积分制管理以来,农村风气、村民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形成了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氛围。下一步,北川将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行村(社区)“积分制”管理,因地制宜量化指标体系,拓宽群众参与渠道,丰富转化教育载体,构建群众自治、德治、法治多元协同闭合链条,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有效提升,为加快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夯实治理基础。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