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02:37:01
7068影院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 https://www.7068.xyz
重要事件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1
关注要点
2022年宏观经济总量指标:经济增长目标符合预期,需房地产端有所发力
2022年全年GDP增速目标定位5.5%左右。报告指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受2020年低基数效应,2021年全年GDP增长8.1%。今年市场普遍预期GDP增速为5-5.5%。今年政府将GDP增长目标设定在了市场预期的上沿——5.5%左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同时也体现出对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具有较强信心。由于年初房地产投资的下行惯性仍在持续,消费表现仍显低迷,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2022年GDP增速落在5.5%以“左”的可能性更大。其中,房地产融资监管政策的边际调整、各地陆续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按揭贷款利率的下行,将促进房地产领域“经济底”的到来,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完成增长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设定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与2021年工作目标一致,一单位GDP对应221.6万人。从2022年1100万的目标和5.5%左右的经济增速来看,整体压力不大。与此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设定为5.50%以下,和2021年的5.50%左右相比,目标设定上更为激进,这意味着就业的重要性有所提升,政策的倾斜力度更大。
2022年全年CPI目标增速定为3.0%左右。2021年全年CPI同比增速仅有0.90%,远低于3%的目标设定,2022年CPI同比增速设定为3%左右,继续保持不变,目前看全年通胀压力主要在基数效应与PPI上,由于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上游原料端压力较大并有向下游传导的压力;且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外输入性通胀压力也较大。
关于财政及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明确提出“及时动用储备政策”
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大宏观经济实施力度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及时动用储备政策,这个提法显得比较积极。可理解为及时动用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监管政策层面可能也会有一些主动作为,以推动宽信用尽快落地见效。
财政刺激力度明显超出市场预期。相较于2021年,2022年将赤字率目标由2021年的3.20%降至2.80%、将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维持在3.65万亿的水平上不变,看起来比较谨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主要是因为2021年存在明显超收少支以及专项债额度没用完的问题(项目标结转额度达到1.40万亿),如2021年财政赤字率目标虽然被设定为3.20%,但实际上只完成了3.10%。此外,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即减税与退税并举,并提出全年减退税规模高达2.50万亿,其中留抵退税1.50万亿、减税1万亿。可以看出,减税规模和2021年实际一致,亮点主要在退税上。整体来看,虽然2022年赤字率明显下降、专项债规模保持不变,但从中央支付、减退税规模来来看,财政方面的力度整体上还是明显超预期的。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将更为积极,具体来看量价两个维度均会有所体现。从量的方面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参考1月公布的金融数据,2022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4000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亦多增6400亿元,社融增速也在1月企稳回升。在扩信贷导向下,后续银行信贷投放仍将持续积极,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从价的方面来看,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未来要“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1月1年和5年期的LPR实现双降,分别下降10/5BP至3.70%和4.60%,其中1年期连续第二个月下调,政策频繁释放稳增长信号,年内全面降息或定向降息仍可期。
今年实际GDP增速大概率落在5-5.5%,名义GDP大约为8-9%,但是鉴于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预计信贷刺激力度进一步加强,所以今年社融增速预计超过10%,或高于2021年10.3%的增速。在当前货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情况下,上半年货币政策预计维持宽松水平;但是面对当前较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和疫情情况,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同时也不排除进一步全面宽松。
2022年的其他工作重点
稳地产意图明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端“稳地产”意图明确。“房住不炒”总基调不变,因城施策促进良性循环。2020-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调控总基调不变。但是支持新市民合理购房信贷需求,政策端空间有望加大。结合近期银保监会及央行发布通知,以及全国多地陆续下调房贷利率和购房贷款比例,预计后续住房信贷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受新冠疫情以及地缘风险影响,当前面临着内需不振与外需不稳的困境。因此,报告中提出:1、消费方面,通过增收提升消费能力,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等,主要方向还是之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消费力度要加大。2、投资方面,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3、外贸方面,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
“碳中和”的紧缩效应显著弱化。今年没有像往年一样设定能耗强度下降目标,而是改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隐含着2022-25年平均每年需降低2.9%,应该说完成的难度并不太大。加之“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以及“留有适当弹性”,均进一步减轻了能耗强度目标对经济增长的可能约束。
本次会议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
总体来看,本次报告充分考虑到当前面临的国内内需不足以及国外外需不稳的压力,以及经济复苏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对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基本符合预期,财政政策超市场预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
中长期来看,政策发力点在于刺激内需和碳中和,将是影响大宗商品配置的中长期因素。从供给侧看,“碳中和”的紧缩效应显著弱化。黑色及建材方面,特别是钢材和煤炭端,减产政策可能放松或者逐步退出,并继续实行增产保供政策,供应端逐步回升的预期增强,国内供给端对商品的利好作用减弱,目前的关键点是国外供给端收缩对国内的成本输入压力。从需求侧看,扩大内需和稳外需是中长期政策的着力点。在扩大内需方面,基建持续发力和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放松,黑色金属、建材以及铜铝等有色金属将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需求增长周期,且从政策刺激节奏来看,上半年刺激力度较大,需求回升预期较强,上半年或持续走强,下半年随着需求刺激力度减弱以及全球同步不如去库存周期,商品价格有可能回落。镍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快速提升,将全面打开需求前景。而铜和镍特别是镍的供应增加有限,或将迎来一个长周期的上涨。
短期来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于大宗商品市场而言,短期市场的逻辑在于供给端的冲击且在于外部,国内方面整体可控。主要由于俄乌战争导致俄罗斯能源等大宗商品的出口,俄罗斯作为全球的主要能源出口国,欧美对俄罗斯发起全方位的制裁、甚至限制俄罗斯能源出口,能源等大宗商品供应紧张短期仍旧会支撑商品价格持续偏强。品种方面来看,上半年供应紧张延续,商品仍有机会。能化方面,鉴于欧美新冠疫情逐步缓解以及欧美经济增长加快,市场对未来需求较为乐观,且OPEC增产不及预期以及俄乌战争供应收紧,短期能化板块延续强势,中期关注伊核协议达成情况;有色方面,由于欧洲能源危机延续、有色金属生产成本大增导致减产,供应持续偏紧叠加低库存,有色短期维持偏强;黑色方面,随着国内基建持续发力以及房地产政策的持续放松,国内需求逐步进入消费旺季;需求回升,且稳增长预期增强支撑黑色基本面逐步走强;贵金属方面,短期因俄乌战争增加了欧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抗通胀效应以及俄乌战争避险情绪升温,短期贵金属走势偏强。农产品方面,通胀预期、库存低位及俄乌战争的供给冲击,看多农产品。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研究)
文章来源:东海期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