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23:44:27
三亚最高端的KTV http://ahszwmw.cn/xiaofeijiage/120.html
原标题:做好养老金融发展这道“必答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强化基层力量配备,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
殷殷关切的背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现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已达18.7%。“十四五”时期,随着上世纪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较大规模人口队列相继跨入老年期,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加快增长。
在此背景下,推动养老金融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善养,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成为“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
发展养老金融,首要的是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快第三支柱发展。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的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然而,就现状来说,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虽已覆盖近10亿城乡居民,但总体保障水平有限;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规模较小,覆盖面较窄;第三支柱占比尚低,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发展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成为发展养老金融的重要落脚点。
针对养老金融发展,金融管理部门此前已经给出明确思路,即“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另一方面,开展业务创新试点,发展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在内的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
今年以来,养老金融业务创新明显提速。今年6月,由6家人身险公司参与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落地实施;上月,银保监会选择4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制度层面的突破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人社部此前透露,将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发展养老金融,需着眼于完善居民的养老财富积累,提升居民的养老财富消费能力。
为此,金融行业需要着力解决当前养老金融产品短期化、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紧紧围绕群众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加快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创新开发具备长期养老功能且收益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养老金融产品,增强居民养老的财富保障。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人群的不同需求,金融行业要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养老金融服务,以提升养老金融产品的吸引力,扩大养老金融产品覆盖范围。
除了进一步充实居民养老的“钱袋子”,发展养老金融也不能忽视群众在养老中最为突出的健康需求。这就需要金融行业加强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联系,拓展养老金融功能。以保险业为例,既需要开发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的保险产品,也需要提供适应老年人健康需求的相关医疗服务。
在加快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的同时,金融业同样需要注重延伸服务半径,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不断改进面向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水平。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要通过优化网点布局,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并且通过加强助老设备、无障碍设施建设,开辟老年客服服务专区、提供绿色通道等手段,对营业场所和线上服务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在促进养老金融发展过程中不断延伸服务半径,还意味着金融业要加强对养老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不同路径为养老服务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培育养老服务产业,并借此形成金融产品与养老服务的良好互动,这也是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张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