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资讯网

2009年,邓小平夫人卓琳在京逝世,隔天清晨邓家大院门口摆满花圈

2022-03-13 07:21:19

刑事律师团队

邓小平是我国有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带领着部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取得了诸多战功。建国后,更是进行了闻名世界的改革开放,带领着我国从独立走向了富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社会的活力,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邓小平的夫人也是战争时期有名的革命斗士,参与了诸多革命战争,也给了邓小平很多的灵感和坚定的信心。她逝世的时候,国内也为之一片悲痛,众人不想去打扰她的家人,悄悄在她的院门外献上自己的心意,摆满了花圈……

一、革命的萌芽

邓小平的夫人,名叫卓琳。在她成为邓小平夫人之前,自己就已经是有名的南方独立女性代表了。这和她的祖辈的教育和家庭的氛围是离不开的,他们塑造了她坚定不凡和乐观开朗的品性,为她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卓琳虽然生于云南的一个小地方,但她的父辈是当地鼎鼎有名的人物,一直在努力发展实业,踏踏实实地把自己家企业发扬光大。因此,在卓琳幼时,家境已经非常富裕,不必为吃穿用度操心,她有着一个平和安定的童年。

除了努力发展经济外,卓琳的父亲在思想上也是个有志之士。他不是个一般的商人,眼里只盯着那些充满铜臭味的钱币,而是放眼全国,乃至古今,他善恶分明,有礼有节,嫉恶如仇,更像是个江湖豪客。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卓琳也渐渐长成了一位豁达、正直、高洁的姑娘。她用眼睛观察着周围的世界,用心阅读着古今中外的历史。心灵澄净如她,很快就意识到了当时环境的艰辛,内心充满了对不公世界的憎恶。

她心里悄悄发芽的反抗精神促使着她不断地向中国共产党靠近,再靠近。她的父亲一直默默为当地的百姓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看到女儿的成熟后也非常欣慰。但当卓琳向他提出想要远赴延安投奔共产党时,他却忍痛拒绝了她。

卓琳知道,并非是父亲鼠目寸光,也并非他不了解局势,而是不舍得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前线参与这样一件充满鲜血、眼泪和牺牲的事情。他知道这件事情是光荣的,但他作为一个父亲,实在是不舍。

卓琳耐心地劝说了父亲,表达了自己一定要去延安的决心。她告诉父亲,他从小教育她,女子不比男子差,她不怕苦难,不怕流血,不光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祖国早日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父亲看着已经成熟的女儿,含泪答应了。

二、与君初相识

卓琳承载着父亲的希望,从云南奔赴延安。她到延安之后,很快适应了当地艰苦的生活条件,生活得艰苦朴素,人又开朗活泼,很快就和当地的群众、官兵打成一片,像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丫头,一点也看不出曾经是个富家之女。

卓琳在延安工作认真,做事大胆又细致,能吃苦,能担责,一直兢兢业业地为了革命而努力。她的这些表现都被人看在眼里。终于,一年后,党组织接受了她的申请,她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后,她觉得自己的担子更重了,工作更加卖力。

当有人向这个乐观开朗的姑娘试图说媒时,卓琳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的想法很单纯,她还年轻,刚参加革命没几年,想把大把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祖国,给革命事业,而不是置身于家庭。豪情壮志的她,心里满怀理想。

试图给卓琳说的这个对象就是邓小平。卓琳没有印象,他们俩曾经见过一面。邓小平对这个热情开朗的姑娘印象很深,加上早就听说过她的事迹,因此就对她多加留意,见过之后更是念念不忘,这才拜托人向她说媒的,只是没想到被她一口拒绝。

哭笑不得的邓小平只得拜托人再次说媒,并且这次详细介绍了他的情况。他当时年少有为,生活和工作经验都很丰富,相信卓琳一定会对他有所动摇。但没想到的是,迎来的是她的再一次拒绝。她这个单纯的姑娘,还是不想考虑成家的事情。

无奈的邓小平只得托人辗转告诉她,他想和她见一面,两个人亲自聊一聊,即便最后不能在一起,他也想和她成为好朋友。卓琳答应了这次会面,第一次真正见到了邓小平。

三、伉俪情深

卓琳和邓小平一见如故。邓小平有思想、有抱负,又有实际工作经验,聊起任何话题都侃侃而谈,且见解非凡,这让卓琳内心为之一动。于是,在邓小平的再次追求下,卓琳答应了他。两位革命先锋就这么走到了一起。

卓琳比邓小平要小一旬,但年龄并没有让两个人之间产生代沟,反而增加了她对他的崇拜感。卓琳性格大大咧咧,邓小平严谨细致,有反差非常没让两个人产生矛盾,反而十分互补,遇事总要先征询对方的意见,互相尊重且包容。

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建国后,两人一直互相扶持着生活,形影不离,有聊不完的话题,非常让人羡慕。此外,在生活中,邓小平对卓琳关怀备至,时常惦记着她的身体,嘘寒问暖。

邓小平工作十分忙碌,常常忙到半夜,连饭都来不及吃。卓琳看了非常心疼,主动宽慰他,说家里有她,让他一切都放心,全部精力都放到事业上就好。她是一位非常好的贤内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孩子和老人都安排得妥帖舒服。

邓小平毫无后顾之忧地为国工作,卓琳打理着家里的一切,每每在家团聚的时刻,总是欢声笑语一片,这给了邓小平极大的宽慰。一直到他去世,他们一直都是楷模般的夫妻。

四、总结

卓琳在邓小平逝世后极度伤心,但她最终选择了坚强地生活着,在家里教导着孩子,还代表已经逝世的邓小平去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她出现在公众眼前时,总是非常端庄、大气和知书达理,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

2009年,卓琳逝世。消息刚对外公布,就引起举国悲痛。人们纷纷自发前往她生前居住的院子门前献上花圈,想在这一刻表达自己对这位老人、这位革命女战士的敬佩之情。在她的告别仪式上,受邀群众纷纷眼含热泪,不舍她的离去……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齐鲁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