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资讯网

98岁高龄的开国将军,不敢看望落难的老首长,黄克诚:做的没有错

2022-03-14 10:39:51

剧本杀游戏 https://www.td010.com

受到1965年彭德怀庐山会议事件的影响,在家静养的黄克诚被任命为山西省的副省长。1975年,被解除监护的黄克诚,被官复原职,回到了山西任职。

在黄克诚被监护的日子里,同在山西的军区司令员王扶之,作为黄克诚的老部下,却不敢光明正大的去看他,这在外人看来似乎太匪夷所思,但黄克诚却对王扶之说,你做得很对。

王扶之,陕西人,12岁当红军,13岁入党,著名的陕北红军将领,他曾是红十五军团刘志丹麾下的一名测绘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红十五军团被改编,由黄克诚任改编之后344旅的政委。

王扶之曾在被并入新四军第三师的687团担任过测绘股长,而黄克诚就是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作为师部的作战参谋和通信股长,每天要与黄克诚朝夕相处,对彼此可谓是非常熟悉。

高度近视的黄克诚,视察走访根本骑不了马,而他也就索性将马给了其他人,自己步行。而当时王扶之正好收缴了一辆日本自行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扶之就骑缴获自行车带着黄克诚去侦察敌情、视察部队等等。而这辆自行车俨然成了黄克诚移动的司令部和指挥所。

在一次外出视察的路上,黄克诚问王扶之,怎么看待现在22团的情况,听到首长问自己,王扶之也是直言不讳,他认为22团虽然是一支光荣的老革命部队,战斗力强,能打仗,但是最近有些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了。

黄克诚听到王扶之这么说,立即肯定的说,你算是把要害说准了!,应该马上对22团应该开始进行整顿,悬崖勒马,不能让这些致命错误再发展下去,影响队伍的建设。随后,黄克诚就在在第三师政治部主办杂志上发表了《希望第22团的工作来一个彻底转变》。希望22团要及时改正自己的问题。

从1937年到1946年,三师挺进了东北战场,在这将近10年的时间里,王扶之虽然是在黄克诚的领导下,但二人亦师亦友,结下了无坚不摧的革命情谊。

1955年,黄克诚授予将衔。1964年,王扶之晋升少将后被派到山西,虽然明知道黄克诚当时也在,王扶之却不敢前去看望,只能默默的在暗中关注他的生活状况,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给老首长关照。

然而,王扶之却一直没有敢去亲看望自己的老首长。这在外人看来,这有点太过匪夷所思,毕竟是从枪林弹雨一起走过来的,那么多年的革命交情,又那么多年的老领导。但谁又知道,王扶之的良苦用心,他这是不愿意再给老首长添任何麻烦了。

在被平反昭雪之后,黄克诚准备重返北京,王扶之特意组织为老首长黄克诚送行,面对许久未见的老首长,王扶之深感惭愧地对他说,这段时间您在山西的情况,我都是了解的,但我是真怕给再给您惹下什么祸事,所以也就一直没有去看望您,还请您老一定要谅解呀。

黄克诚看着王扶之,对自己这个老部下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处境,在那种情况下,你做没有错,非常对。还要谢谢你的关心。黄克诚十分理解王扶之为难的处境,所以根本没有要责怪批评甚至是埋怨他的意思。

他们都是心胸坦荡之人,一生光明磊落,从来都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更别说是几十年交期的老战友了。王扶之在去北京开会时,听到老首长病重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到医院去看望,面对着病床前老首长,王扶之轻声的说,“我来看您来了”。

当时的黄克诚的情况非常不好,已经属于是半昏迷半清醒状态,但他却还能知道是谁来看他了,声音颤抖的说道,王扶之来了呀。这两位老战友之间太熟悉了。看到这番景象,王扶之激动得老泪纵横,连忙拉住黄克诚的手说道,我在这呢!

总结:

王扶之将军是我们开国将领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现在也已经98岁高龄了,是我军为数不多的健在老将军之一,是我们真正的国宝,我们应该感谢老首长们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贡献,更要祝福老将军晚年幸福安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齐鲁资讯网版权所有